1月6至7日,由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首次承办的固体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联盟2023年度联合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总地质师、院长、页岩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郭旭升,中国科学院院士、联盟召集人、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郑永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总工程师孙焕泉等23名院士出席会议。
副院长、总地质师胡宗全,副院长、总工程师孙建芳参加会议。
郭旭升在致辞中表示,自“固体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联盟”成立以来,1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多次围绕矿产资源、能源环境和深部地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面临的难题和下步攻关方向进行深度交流,推进了各成员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我国地球科学领域重大科研成果的形成,培育了一批战略科学家,提高了我国固体地球科学在世界地学前沿的科技竞争力。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实验室于2015年成立、2016年加入“固体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联盟”,经过8年的发展,实验室在页岩油气富集理论和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5项代表性的地质理论与关键技术系列。去年4月,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完成重组,实验室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进一步深刻领会国家科技部实验室重组的战略意图、国资委对央企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作用的要求以及国家能源局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要求,聚焦页岩油气关键理论与核心技术攻坚,在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以完善的科技体系筑牢自立自强根基、以科技之手端牢能源饭碗。
郑永飞在致辞中表示,基本科学问题孕育重大突破,催生颠覆性技术,国家科学技术部重组后更加强调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和“从0到1”原创性突破。在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的背景下,高校和科研院所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进行基础研究,努力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设计新方法、发现新现象。
固体地球科学领域重点实验室联盟于2009年成立,旨在为我国固体地球科学领域重点实验室提供从共建共享跨越式发展到以大科学问题引领下的交叉与融合创新平台,促进重大科研成果和战略科学家的诞生。
会上,各重点实验室主任汇报了实验室2023年度工作进展,实验室骨干代表作了原创性学术报告。郭旭升代表页岩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作2023年联合学术年会交流报告,页岩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参建单位胜利油田副总经理刘惠民作“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富集机制研究助推页岩油勘探重大突破”报告。在重点实验室发展研讨环节,各实验室学术委员们针对工作报告和创新成果热烈讨论,针对各实验室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人才管理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
来自联盟实验室的近270名学术委员、骨干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总地质师、院长、页岩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郭旭升讲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联盟召集人、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郑永飞讲话
会场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