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由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牵头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集成项目《湖相多岩相组合页岩油气储层成缝机制及有效开采机理研究》2024年中进展讨论会在成都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出席会议,石勘院党委书记郭齐军致辞,集团公司首席专家、项目长王光付主持会议,院二级协理员孙冬胜参加会议。
郭齐军指出,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储层具有“多类型岩相、多流体相态、多压力系统”等特点,具备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厘清湖相页岩油气储层成缝机制及开采机理,有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为后续油气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项目组要深化上半年取得的研究认识,促进课题间知识互融,形成一套典型的湖相页岩压裂开发模式,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目标。
会上,王光付介绍了湖相页岩项目的基本情况,总结了项目在成缝机制、缝网表征、水岩反应、渗流机理和现场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和下步安排。各分课题负责人分别从课题完成情况、阶段工作与创新成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上半年的项目运行情况。
项目咨询专家组对项目上半年的工作和成果表示肯定,认为湖相页岩不同区块岩相差异大,压裂成缝机制复杂,课题间要同轨并进,聚焦典型层位,推进研究与现场深度结合。
《湖相多岩相组合页岩油气储层成缝机制及有效开采机理研究》项目由我院牵头,联合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共同申报,中原油田、江汉油田和勘探分公司参与合作,项目于2024年1月启动,共分5个课题开展研究。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原油田、江汉油田、勘探分公司、石勘院相关专家及科研骨干参加会议。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