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组织召开地球物理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总地质师、石勘院院长郭旭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仰华出席会议。
石勘院副院长赵培荣参加会议。
会议回顾了中石化物探技术研究院15年的发展历程。在研讨阶段,油田事业部及物探院分别针对中国石化探区地震勘探成效与提升方向、中石化地球物理技术总体发展战略、采集技术与软硬件、高端成像技术与软件、综合解释技术与软件、超算中心和基础实验平台等发展规划进行了汇报交流,共同回望来路,厘清方向,描绘蓝图。各参会单位的领导代表结合本单位物探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做了建设性发言。
郭旭升对集团上游物探整体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强调应用实践的导向下,就下一步如何做好中国石化物探专业和技术发展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明确物探应用基础研究的真正攻关方向,结合“两深一非一老”攻关目标,找准高精度成像、流体性质识别、地质力学参数预测、裂缝预测等技术瓶颈和背后科学问题,切实开展有效研究与推广应用;二是要落实好中石化各支物探力量的定位与配比,在统一的平台进行技术集成和应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三是要重视提升算力能力,各油田单位要充分利用好超算中心,同时也要自主加强海量数据解释应用方面的算力配置;四是要高度重视物探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尽快解决技术人才梯队不合理的问题;五是要高度重视物探智能化应用,充分挖掘、分析和利用好物探数据,支撑高质量勘探与开发。
赵培荣代表石勘院作交流,建议一是加强包括测井在内的岩石物理研究,共享数据,建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储层的典型井震响应图版;二是加强地质与物探深度结合,地质引领,做好深层超深层、海域、非常规等有利目标预测;三是完善快速迭代速度建模及地震成像技术,有效解决非常规油气水平井靶窗钻遇率问题;四是加大裂缝和地应力预测技术攻关力度,建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油气藏针对性技术系列;五是有机实现石勘院与物探院的物探技术差异化、协同化发展,加强油藏地球物理描述技术攻关,并向建模数模有力延伸。
会后,与会代表就中国石化物探四季度工作做了总结交流,进一步明确了2025年中国石化物探领域工作重点。
总部科技部、油田事业部,以及上游12家油气田分公司、国勘公司、石勘院、工程院、物探院、地球物理公司和经纬公司等单位共计12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总地质师、石勘院院长郭旭升讲话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