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应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页岩油气全重实验室”)邀请,国家特聘专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胡钦红来院作专题学术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总地质师、院长郭旭升出席会议。
胡钦红教授以“碳中和背景下的低渗地质岩体和基质-裂缝相互作用:(纳米)岩石物理研究”为题,聚焦多类型地质岩体中微纳米孔隙与裂缝构成的双重体系,系统阐述了其团队自主研发的“互补性-多方法-多尺度融合”纳米岩石物理研究技术体系。报告重点展示了该技术在大科学装置上的创新应用,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岩体作为储层与盖层的应用潜力,并揭示了影响能源流体高效开发与地质封存效果的关键控制因素。最后,胡教授就深化实验室微观机理认识、推动核心仪器自主研发、拓展大科学装置应用等方向进行了展望,探讨了其对推动学科进步及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意义。
报告内容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反响。大家围绕报告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本次会议由非常规所组织,来自非常规所、测井所、地球物理所、开发所、天然气所、采油所、数智实验室、提高采收率所、实验中心以及地面与新能源所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及科研骨干共70余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