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地球深部进军——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旭升

本文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2年第10期

人物简介:

郭旭升,我国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副总地质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 

主持完成多个国家重大专项科研项目,在页岩气和超深层天然气勘探理论技术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深化了复杂构造区高成熟页岩气成藏机理研究,发现了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气田。提出海相碳酸盐岩超深层天然气富集模式,发现了我国首个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元坝气田。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发明专利6项,发表专著4部。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首届杰出工程师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这十年,上游有两个重大突破令我记忆深刻”

本刊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中国石化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作为中国石化发展变化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有哪些大事和成果是您深感自豪和记忆深刻的?您眼中的中国石化这十年是什么样子?

郭旭升:可以说,这十年,是中国石化成立39年来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高、发展成效最好的时期,取得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成就。

上游聚焦大盆地开展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作为企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亲历者,我为中国石化取得的斐然成绩由衷自豪,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组的正确领导,得益于老一辈前期的理论和技术贡献,更得益于新时代石油人的精神传承。

其中,令我记忆深刻的有两个领域的重大突破。一是页岩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突破。今年,是四川盆地首口海相页岩气探井焦页1井获产页岩气的第10个年头,2012年11月,中国石化在重庆焦石坝地区部署了这口井,继而发现涪陵页岩气田。该气田是美国之外首个获商业开发的页岩气田,实现了我国页岩气战略突破,创新提出的南方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为我国页岩气的高速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涪陵页岩气田项目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继涪陵中浅层页岩气获突破后,中国石化积极向深层探索,相继在东页深2、新页1等多口4000米以上的钻井中获得高产气流,创新形成了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和关键技术,落实了川东南深层万亿方页岩气资源阵地,实现了深层页岩气由点到面的突破,这些页岩气通过“川气东送”供应到沿线省份、地区,为沿长江流域国民经济注入活力。在东部断陷盆地,中国石化持续加大页岩油勘探开发力度, 2020年,樊页平1井峰值日产油171吨,刷新了国内页岩油日产量纪录,实现了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重大突破。目前,已启动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建设。

二是深层、超深层油气理论和技术突破。“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近年来,中国石化不断深化地质理论创新,在塔里木盆地率先突破了8000米超深层油气勘探“死亡线”,形成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气成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海相油气成藏理论。今年8月10日,中国石化位于塔里木盆地的顺北803斜井完成钻井深度8110米,成为顺北油气田超深层第15口“千吨井”,中国石化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施的“深地工程”再次获得重大突破。截至2022年,中国石化在顺北油气田已落实四个亿吨级油气区。在四川盆地,中国石化针对元坝气田超深层弱变形区,建立了“近源富集、油气转化、持续保存”的成藏模式,揭示了超深层天然气富集规律,发现了世界首个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元坝气田,这个气田完钻深度超7000米的钻井达57口,目前正钻的元深1井设计井深8680米,实现了海相深层油气勘探重大突破与超深层高效勘探,整体提升了四川盆地勘探潜力,元坝气田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深层、超深层已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

本刊记者:能源安全是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前不久,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投产、首个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深地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这些重大工程的相继投产和启动对保障能源安全有什么重要意义?

郭旭升:国内首个百万吨级“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标志着我国CCUS产业开始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当前我国油田平均采收率仅为27%,提高采收率潜力很大,研究表明,采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新找到亿吨级规模的大油田。因此,通过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对于提高剩余油采收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CCUS项目成功运营对搭建人工碳循环,推进零碳负碳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页岩油是我国石油资源重要的战略接续领域,资源量大大超过常规石油。中国石化胜利济阳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为进一步加快我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理论、技术和管理创新,推动页岩油开采成本再降低,降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预计到“十四五”末,该示范区将实现页岩油探明地质储量1亿吨。

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达671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深层、超深层已经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中国石化“深地一号”——顺北深层油气田项目,是中国石化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要代表,成为近十年来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的新亮点。除顺北深层油气田外,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深层天然气项目和济阳深层页岩油均有突破。深地工程既是中国石化贯彻落实“深空、深海、深地”战略的实际行动,也体现了打造深地技术原创策源地的阶段性成果,为全力提升深部资源勘探开发能力,持续推进深地领域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更好端牢能源饭碗提供战略科技力量。

“‘四个坚持’新举措使上游应对挑战卓有成效”

本刊记者:这十年,上游板块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我们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郭旭升:这十年来,中国石化上游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国内上游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化挑战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探索形成了“四个坚持”新举措,实现了高质量勘探发展。

一是坚持资源战略,增强高质量勘探新动力。党组对勘探工作坚定支持,提出“拓资源、增储量、扩矿权”的要求,加强重点盆地战略布局,持续加大地震勘探、风险勘探和圈闭预探力度。

二是坚持观念转变,明确高质量勘探新方向。勘探观念实现了从重视油气发现向重视商业发现转变,从重视储量数量向重视储量价值转变。勘探成果考核这个指挥棒也更加聚焦战略突破引领、规模效益增储和提质增效降本。

三是坚持科技创新,铸就高质量勘探新利器。坚持关键勘探问题导向,着力打造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双轮驱动”,从基础地质研究源头提高部署质量,从关键项目攻关实施中提升地震、钻井、压裂等技术水平,确保井位目标看得见、评得好、打得准、压得成。

四是坚持管理提质,打造高质量勘探新体系。加强顶层设计,组织编制“两个三年、两个十年”战略行动方案、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七年行动计划、稳油增气降本实施方案等,指导全局性工作。加强勘探基础平台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实现了同一平台统一评价,科学优选。创新勘探投资机制、考核激励机制、新合作机制、矿权流转机制,协同打造高质量勘探新体系。

“能源业务‘四供两融’发展思路意义重大”

本刊记者:绿色低碳是未来发展方向,在新能源领域我们也在总体布局,作为以油气资源为主的能源企业,如何统筹油气勘探开发与氢能、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的融合发展?

郭旭升:中国石化作为国有特大型骨干能源化工企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减碳水平的重要指示,扛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核心职责,确立了能源业务发展思路:将重点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发展以“氢能供给、清洁供热、清洁供电、生物燃料供应”及“新能源业务与现有业务绿色发展相融合”“新能源业务与新科技新模式发展相融合”为架构的“四供两融”业务。我认为,这个思路意义重大,既是党组牢记嘱托勇担责任使命的生动体现,也是公司顺应大势推进转型发展的路径擘画。

当前,中国石化正全力当好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主力军,坚决落实油气勘探开发“七年行动计划”,全力推动实现“勘探大突破、原油稳增长、天然气大发展”。全力当好氢能发展引领者,重点围绕氢能交通和绿氢炼化两大领域发展氢能一体化业务,努力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全力当好地热供暖和余热利用行业领先者,持续做大做强做优地热产业,扩大余热利用规模。全力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清洁能源电力供应商,加快推进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和充换电站建设。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生物燃料技术集成商和产品经销商,持续巩固市场地位,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不懈努力。

“下一个十年,中国石化愿景更加美好”

本刊记者:您能否描绘一下心目中中国石化未来十年的景象?

郭旭升:中国石化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希望在下一个十年,公司能够在不平凡中创造非凡。根据党组的决策部署,我深信,在未来,中国石化能源资源基础将更加牢固,国内原油产量基本稳定,天然气产量快速上升,国外规模效益型油气勘探开发基地进一步提升,炼油和化工新材料更强、更优、更洁净,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蓬勃发展。——这是一幅美好的画卷,我们将离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越来越近。(记者 常冉 张海霞)

信息来源: 
2022-10-11